常规选项(服务端、客户端通用) -p, --port n 指定服务器和客户端端口号,默认为 5201. -f, --format [kmKM] 自定义格式,支持以下单位 'k' = Kbits/sec 'K' = KBytes/sec 'm' = Mbits/sec 'M' = MBytes/sec -i, --interval n 设定报告更新间隔,为0则不打印报告,默认为0 -B, --bind 主机 绑定到主机,这台机器的地址之一。对于客户端,这将设置出站接口。对于服务器,这将设置传入接口。这仅在具有多个网络接口的多宿主主机上有用。 -J, --json 以JSON格式输出 --logfile 文件路径 输出结果至log文件。 (iPerf 3.1新特性) 服务端选项 -s, --server 以服务端模式运行iPerf。 (同时只允许一个iPerf连接) -D, --daemon 将服务于后台运行 -I, --pidfile 文件 编写带有进程ID的文件,这在作为守护程序运行时最有用。(iPerf 3.1新特性) 客户端选项 -c,--client 主机 以客户端模式运行iperf,连接上运行的iperf的服务端主机。 --sctp 使用SCTP而不是TCP(支持Linux,FreeBSD和Solaris)。(iPerf 3.1新特性) -u,--udp 使用UDP而不是TCP -b, --bandwidth n[KM]将目标带宽设置为n位/秒(对于UDP默认为1 Mbit /秒,对于TCP为无限制)。 -t, --time n 传输时间(以秒为单位)。默认值为10秒。 -P, --parallel n 到服务器的同时连接数。默认值为1。 -R, --reverse 以反向模式运行(服务器发送,客户端接收)。 -4,--version4 仅使用IPv4。 -6,--version6 仅使用IPv6。 常用方法 TCP模式测试 服务端: iperf3 -s -i 1 #以服务端模式运行,间隔一秒 客户端: iperf -c 192.168.122.1 -t 60 #在tcp模式下,客户端到服务器192.168.1.1上传带宽测试,测试时间为60秒 iperf -c 192.168.122.1 -t 60 #客户端同时向服务器端发起30个上传连接线程,测试时间为60秒 iperf -c 192.168.122.1 -R -t 60 #在tcp模式下,服务器192.168.1.1到客户端下载带宽测试,测试时间为60秒 UDP模式测试(此模式会显示数据包丢失情况) 服务端: iperf3 -s -i 1 #以服务端模式运行,间隔一秒 客户端: iperf -u -c 192.168.122.1 -b 100M -t 60 #以100Mbps为数据发送速率,客户端到服务器192.168.1.1上传带宽测试,测试时间为60秒 iperf -u -c 192.168.122.1 -b 5M -P 30 -t 60 #以5Mbps为数据发送速率,客户端同时向服务器端发起30个连接线程,测试时间为60秒 Loading... 常规选项(服务端、客户端通用) -p, --port n 指定服务器和客户端端口号,默认为 5201. -f, --format [kmKM] 自定义格式,支持以下单位 'k' = Kbits/sec 'K' = KBytes/sec 'm' = Mbits/sec 'M' = MBytes/sec -i, --interval n 设定报告更新间隔,为0则不打印报告,默认为0 -B, --bind 主机 绑定到主机,这台机器的地址之一。对于客户端,这将设置出站接口。对于服务器,这将设置传入接口。这仅在具有多个网络接口的多宿主主机上有用。 -J, --json 以JSON格式输出 --logfile 文件路径 输出结果至log文件。 (iPerf 3.1新特性) 服务端选项 -s, --server 以服务端模式运行iPerf。 (同时只允许一个iPerf连接) -D, --daemon 将服务于后台运行 -I, --pidfile 文件 编写带有进程ID的文件,这在作为守护程序运行时最有用。(iPerf 3.1新特性) 客户端选项 -c,--client 主机 以客户端模式运行iperf,连接上运行的iperf的服务端主机。 --sctp 使用SCTP而不是TCP(支持Linux,FreeBSD和Solaris)。(iPerf 3.1新特性) -u,--udp 使用UDP而不是TCP -b, --bandwidth n[KM]将目标带宽设置为n位/秒(对于UDP默认为1 Mbit /秒,对于TCP为无限制)。 -t, --time n 传输时间(以秒为单位)。默认值为10秒。 -P, --parallel n 到服务器的同时连接数。默认值为1。 -R, --reverse 以反向模式运行(服务器发送,客户端接收)。 -4,--version4 仅使用IPv4。 -6,--version6 仅使用IPv6。 常用方法 TCP模式测试 服务端: iperf3 -s -i 1 #以服务端模式运行,间隔一秒 客户端: iperf -c 192.168.122.1 -t 60 #在tcp模式下,客户端到服务器192.168.1.1上传带宽测试,测试时间为60秒 iperf -c 192.168.122.1 -t 60 #客户端同时向服务器端发起30个上传连接线程,测试时间为60秒 iperf -c 192.168.122.1 -R -t 60 #在tcp模式下,服务器192.168.1.1到客户端下载带宽测试,测试时间为60秒 UDP模式测试(此模式会显示数据包丢失情况) 服务端: iperf3 -s -i 1 #以服务端模式运行,间隔一秒 客户端: iperf -u -c 192.168.122.1 -b 100M -t 60 #以100Mbps为数据发送速率,客户端到服务器192.168.1.1上传带宽测试,测试时间为60秒 iperf -u -c 192.168.122.1 -b 5M -P 30 -t 60 #以5Mbps为数据发送速率,客户端同时向服务器端发起30个连接线程,测试时间为60秒 Last modification:December 7, 2020 © Allow specification reprint Like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